当时代的多棱角典型女

贝贝之声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小辰小说网 www.xiaochen.org,最快更新贝贝之声文集最新章节!

      摘要:红楼梦是中国著名的古典小说。“凤姐”是红楼梦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她的形象是令读者难以忘记的。作品中的凤姐工于心计、精明能干、治家有方、为人深沉、手段恶毒、孝顺父母、疼爱兄妹。她的性格表象是多变的、复杂的、多棱角的。可以认为凤姐是红楼梦所描写的那个时代的典型人物。本论文主要通过运用“陌生化理论”简析凤姐的性格。这种手法可以把凤姐的性格揭示得淋漓尽致,使读者对凤姐会产生更深刻的了解。

    关键词:陌生化凤姐性格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成就最高的小说。其作者是生活在清代乾隆年间的曹雪芹,续作者是高鄂。

    曹雪芹(1715—1762)名沾,字梦沅,号芹圃、芹溪。他不仅“素性放达”还“傲骨嶙峋”正是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形成了与时代迥异不同的精神人格,促使他创作出对封建社会和文化进行整体思考和批判的不朽名著红楼梦。

    高鄂(1763—1815)字兰墅,别号是“红楼外史”

    林语堂在写作中国人时,就对红楼梦有着不同一般的评价:“红楼梦无愧为世界名著。它的人物刻画,它的深切且丰富的人性,它炉火纯青的风格,使它当之无愧。它的人物生动形象,使我们感到比自己生活中的朋友还要真实、熟悉。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语言风格,我们能一一加以分辨。”[1]

    这部名著带给人们一个全新的空前未有的东西,就是把女人当人,对女性的尊重。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塑造了凤姐这个人物。

    封建社会不把人当人看,尤其是不把女人当人看。中国古典文学尽管写出了不少美丽动人的女性形象。但是,其中最高的也不过是敢于为自己的爱情和幸福而斗争的可爱形象。例如,崔莺莺、杜丽娘等。而对于写红楼梦的目的,曹雪芹说:“使闺阁昭传”就是要使天下人后世知道“闺阁中历历有”“万不可使其泯灭也”[2]他笔下的女性个个美丽聪慧,有思想,有感情,有意志,有独立人格的人。他不再让女人成为男人的肋骨、附庸品,而是让他们做一个独立的人,他们会吟诗、会友、理财。真正做到了“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3]打破了“好人全好,坏人全坏”的传统写作模式。里面最具代表的是王熙凤。在众多的女性当中,她的形象极其鲜明、新奇,是最重要的人物之一。王昆仑指出:“在家庭内部生活结构中少不得王熙凤这一根从屋顶直贯到地面的支柱。如果把王熙凤这一人物从书中抽出去,红楼梦全部故事结构就要坍塌下来的。”[4]

    这部巨著为何有着如此令人震慑的艺术力量?我认为是因为它运用了“陌生化”的原理。所谓“陌生化”就是“反常化”、“奇特化”是俄国文艺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在“差异化”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指把切近和熟悉的事物或现象故意描写成生疏的和陌生的,仿佛人第一次见到或是听到或感觉到,给人以新奇感;把普通的合乎常规的语言变成扭曲的不合常理的具有阻拒性的语言。通俗的说,就是推陈出新,化腐朽为神奇。这种方法贵在写出新意,贵在给读者陌生感。

    红楼梦把各个人物的形象的塑造来表达创作者的意图。而写得最多的女性便是凤姐。这个可以从下表中看出:她仅次于贾宝玉,而多于其他人。

    人物  宝玉  凤姐  黛玉  宝钗  湘云

    回数  56  44  37  29  18

    她是红楼梦中刻意描写的女中豪杰,是作为一名富有悲剧色彩的女英雄的身份出现的。书中有书云:“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作者的这段判词一开始就预示了凤姐未来的不幸,而其中一个“哭”字则更为凤姐的命运蒙上了一层浓重的悲剧色彩。她的一生都是在奋力抗急,可还是难以摆脱悲剧的命运。所谓“英雄”翻开辞典,我们既定的“英雄”是杰出的人物。确切的说,英雄就是永恒价值的代表者或是实现者。[5]她出身于“龙王来请”的金陵世家,是只“冰山上的雌凤”长大后,在四大望族为巩固权势而进行的联姻中,她嫁到了“白玉为堂金作马”的贾府,并且成为女性掌权人。作为荣国府的管家奶奶。管理家政上,她精明能干,巧于应酬。但是,同时她身上又集中了剥削阶级的心狠手辣、冷酷无情的本质特点。为此,她不顾“旧家规矩”也不信“阴司报应”所以,得了个绰号“凤辣子”总之,在她的身上闪烁着光明也存在着黑暗。正如白盾先生说:“凡是一个女人所能干的坏事,她都干了出来”[6]刘亚军、吕君也说:“她的性格核心——以权、财为中心。”[7]作者无意识地运用“陌生化”理论充分地表现了凤姐的性格,给人以惊奇感,具有一定的审美认识功能。这可以从她的语言中清楚的看出来。以下就从四个方面的事谈谈。

    一

    第三回“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的情节。凤姐见黛玉时,作者对凤姐做了细致形象的描绘:“一双丹凤眼,两弯柳叶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简洁的一句话,把凤姐的美貌以及爽朗、严厉、泼辣的性格表露得清清楚楚。这一个环节中,最精彩的是她的语言。我们不妨来体味体味:“这凤姐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送到贾母身边坐下,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儿,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黛玉的风韵神态光彩照人,当然是不言而喻的,可是,在凤姐的眼中看到的只是黛玉的外表美,而看不到其内在美,这些都是由于她的文化水平不高。她的个性爽快,说话麻利。这些特点使得她说出来的话非常的奇特。“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这话看似通俗,实则新奇。这不合语法的语言出自凤姐的口中,读者并不觉得惊讶,因为这完全符合她的身份。这句话已经是她对黛玉的最高评价。“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忘不了。”把贾母惦记黛玉的事向众人说了出来。与其说是在称赞黛玉,不如说是在讨好、孝顺贾母。同时也从侧面展现了自己的能说会道。她这种不合语法、看似混乱,实则奇特的语言,就是我们所说的“陌生化语言”即具有文学性的语言。这种不符合语法,不易为人理解的语言,能引起人们格外的关注,增添新鲜感受,从而使作品获得较强的审美效果。这些语言直接体现了凤姐直爽、能说会道、阿谀奉承的性格。

    二

    “陌生化”还在第十三回的“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中得到体现。在这一环节中,主要体现了她的治家能力。她是贾府的管家奶奶,为了重振贾府,她呕心沥血,处处表现她的强悍、精明、能干和英雄气慨。这可以从文中看到,例如,贾珍说:“从小几玩笑时就有杀伐决断,如今出了阁,在那府里办事,越发历练老成了。”秦氏也托梦说:“你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这些人的身份各不相同,却从不同的角度指出凤姐作为管家奶奶的性格。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当凤姐一步步走向事业最顶峰的时候,命运又提供了一个让她施展才干的机会,那就是筹办秦氏的丧事。

    凤姐不愧是凤姐。一走马上任就对宁国府的不正之风痛下杀手。她不象别的先急着“筹办”而是先找“毛病”即“对症下药”找到了症结,便威严地说:“既托了我,我就说不得要讨你们嫌了,我可比不得你们奶奶好性儿,由着你们去,再不要说你们‘这府里原是这样’的话,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我半点儿,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现清白处治。”而后,捉到了一个晚来的,便杀一儆百。她说:“本来要饶你,只是我头一次宽了,下次人就难管了,不如现开发的好。”此时,她扮演的是“铁血宰相”的角色。她的语言也充满了威严及富陌生化。这“陌生化”语言使得小说情节有张有弛、错落有致,使情节发展的步骤更加清晰明了。同时,从她的语言当中,体现了凤姐性格的精明、霸道、不讲情面以及管理能力强。此时,她的性格更加鲜明、细腻、真实,其形象更加栩栩如生。同时,也令读者对下文产生了悬念,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她的“陌生化”语言无不处处透露着这些鲜明的性格!

    可见,语言的“陌生化”在人物塑造方面是功不可没的!

    三

    当然,她的性格也存有歹毒、奸诈的一面。正如贾琏的小厮兴儿说:“心里歹毒,口里尖快”“嘴甜心苦,两面三刀”这种性格的表现也很多,最具代表性的是第十二回的“毒设相思局”她手段毒辣,布局也非常的周密。对这一环节的看法,许多大评论家都认为,凤姐是个最歹毒的女人!可我不这么认为!也许我的看法未必是对的,但是,我还是要借此机会谈谈我粗略的看法。一句话,我认为,贾瑞的死是自找的,怨不得别人!我们不妨想想:凤姐是管家奶奶,她是个争强好胜的人,况且她的一言一行都非常的引人注意。如果她把贾瑞喜欢自己的事说了出去,后果将会怎样?我们要联系当时的时代来看,她所处的是封建社会时代,是个不把女性当人看的社会。她如果把这桃花事件说了出去,将对她的声誉带来多少损失。要知道贾府是个“你吃了我,我吃了你”的小社会,在这个环境中,不知有多少人虎视眈眈地看着这个“管家奶奶”的位置呢!而好强的她是不会让人捉着把柄的!其实,如果贾瑞上第一次当后,能及时刹车,就不会落到如此可悲的下场。要怪就怪他太傻、太好色!所以,从这点上,我觉得,凤姐并不过分,她的原意只不过是想教训教训贾瑞,她的一系列捉弄,是为了表明她的立场!正如书中所说:“凤姐儿因见他自投罗网,少不得再寻别计令他知改。”所以说,凤姐的一系列计谋是一种自我保护。甚至可以这么说,这种行为是一种自爱、自重,更是一种反抗男性主义!虽然,其结果是可悲的,其手段是卑劣的、狠毒的。但是,我还是觉得在那个不把女人当人的封建社会中,只有这样才能行得通!凤姐这种行为是完全可以原谅的!凤姐的语言在这一环节中充满了趣味。例如,她在和贾瑞对话时说了这么一句话:“谁可哄你,你不信就别来。”中的“谁可哄你”在我们看来是受阻的,不通顺的!可是,它却是奇特的!这句话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谁哄你了”可见,和普通语言相比,文学语言不仅“制造”陌生感,而且本身就是陌生的,新鲜的,与人物此时此刻的心态、情绪非常吻合。通过这“陌生化”的语言,我们更清楚地看到凤姐的奸诈、有心计、有胆有识的性格!

    四

    在对付尤二姐的事件中,凤姐的语言更是把其性格推到了高潮。在这个环节中,作者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这个聪明、漂亮、能干的“凤辣子”的性格的强悍、工于心计的特点。

    我们都知道,封建社会时代,男人是不把女人当人看的。他们无视女性人格的价值,甚至无视女性生命的存在。女人只是男人的附庸品,必要时可以完全舍弃。而女性常年被压迫、被歧视,养成了无动于衷的习惯!特别是对自己的婚姻更是如此。例如,水浒传中的扈三娘,她恰似一根木头对自己的婚姻完全任人摆布。可是,也有特别的,例如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她和扈三娘完全不同。她是个好强的女人,她提倡“一夫一妻”为此,她的工于心计、奸诈、心狠这些性格在第六十九回中的“弄小巧用借剑杀人”更是得到充分的体现。

    凡看过红楼梦的都知道,在发生尤二姐事件之前,贾琏曾经和鲍二媳妇有染。从鲍二媳妇事件到尤二姐事件,凤姐所采用的措施、方法等前前后后所表现的性格是不同的。这时,我们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环境造就人,造就性格。”[8]在鲍二媳妇事件中,凤姐没有忍气吞声,而是大吵大闹,打了小丫头,打了鲍二媳妇,甚至平儿也打了。在这时,她的醋劲可是发挥殆尽。在这开打的时候,她的语言也极富“陌生感”例如,打小丫头时,平儿劝她时,她说了这么一句“他再不说,把嘴撕烂了他的!”这话一看就知道是不符合语法的,但它并不是堵塞的,也不别扭,而是非常的巧妙。这与当时的情绪、场面是完全符合的,是自然而有新意的。也就是什克洛夫斯基所说的:“借用描写其它事物相应的词”[9]他认为,把普通的语言加工成陌生的扭曲的对人具有阻拒性的语言,也就是陌生化的语言。如果把凤姐这句话规范后,相当于“他再不说,把他的嘴撕烂了。”其效果就比不上原先的那句了,就无法显现出凤姐当时错乱的、借酒装疯的、狂乱的情绪了。更不可能把凤姐的占有欲强、疑心重、与众多女性不一样的性格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从这,我们明白“陌生化语言”是一种破坏习惯性的或是“自动的”感觉的手段,是在语言运用中的扭曲、变形等来体现的,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凤姐以为这一闹,贾母会帮她。而实际上,贾母对此却毫不在意,她说:“什么要紧事!小孩子们年轻,谗嘴猫儿似的,那里保得住不这么着。从小儿世人都打这么过的。都是我的不是,你多吃了两口酒,又吃起了醋来。”从这句话,我们悲哀的看到,贾母等对自己的婚姻是如此的无所谓,她们觉得自己的丈夫有三房四妾是正常的。她们看到凤姐这样闹,觉得很不合妇德。而对于这样的结果,凤姐是没有想象到的,也是无法接受的!她深深的感到封建社会男权中心的强大威慑。于是,在后来的“尤二姐事件”中,她不得不改变措施来争取自己的权利、地位。从这不难看出凤姐的应变能力极强,是一只强硬的“变色龙”从古至今,许多评论家都说凤姐“妒”而悍,他们都对她持以谴责,对尤二姐则给予同情。恰恰相反,我却认为凤姐应该得到同情。当然尤二姐也是很悲哀的,但是他们两个人的受害方式不一样。凤姐是最直接的受害者。而尤二姐则是个第三者,她是甘愿当“二奶”的,说得严重点她是“弱者”而凤姐则不一样,她对自己的婚姻、地位、权利捍卫到底。她的性格是强硬的。

    总之,不管是强硬的还是懦弱的,她们都是受害者!我认为,凤姐对待这件事情的态度是对的!虽然她的手段恶劣了点。但是,我们要看她的动机是好的还的坏的,这才是最重要的!她在那个环境、那个背景下孤军奋战——要求婚姻平等、“一夫一妻”这种勇气是我们无法抹杀的!

    在贾府里,实行的都是“一夫多妻”制,邢夫人、王夫人以及其他正妻,都甘受这种婚姻制度的压迫。可是,凤姐却不甘忍受。她是个有明确生活目标的女性,她有自己的感情、趣味、立场。她有经济头脑、管理才干,是一个带有时代色彩的女性。其实,正因为有了这些好胜、独立的性格,才决定了她追求婚姻平等。我们也知道,爱情是具有排他性的!换成现在的我们,也一定会和凤姐一样的去追求这种平等的婚姻。作为生存在封建社会的凤姐,已经有我们这种思想,这,难道不令我们感到骄傲吗?

    从下表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个三角恋。有了上次的教训,所以,这次,凤姐采取了隐蔽的方式。她忍气吞声地把二姐接到了府中,而后到宁国府大闹。在那里她说了这么一句话:“我既不贤良,又不容男人买妾,只给我一张休书,我即刻就走”这些语言充满了个性。所以,我认为,她是进步的,她的追求也是合理的。在这场与尤二姐的斗争中,是对封建社会正统势力的叛逆的表现,同样也是对夫权的挑战的表现。即使有人说,这是“无意识”的行为。但是,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这种思想都是进步的!

    许多人对“借剑杀人”这回,都重视了凤姐的坏以及狠的一面,而忽视了当时的制度、背景。在他们看来,凤姐追求“一夫一妻”似乎是大逆不道的。当然,我也不否认,凤姐在这件桃色事件中所实施的手段过于狠毒。但是,我觉得在当时的环境下,也只有这个办法才能行得通。要知道,在贾府里,连女人也觉得“吃醋”是件极为不守妇德的事情!例如,王夫人深恐“风声不雅”更不要说是男人了,贾琏说她是“醋汁子拧出来的老婆”“要把这醋罐打个稀烂”等,更有邢夫人,为讨得贾赦的欢心,竟自己做媒婆。这种行为不是很可悲吗?这“一夫多妻”制度,夫权等封建桎梏无不禁锢着这位“有胆有识”、“善恶兼俱”的“脂粉队里的英雄”所以,与其说尤二姐的死与凤姐有关,还不如说是贾琏的喜新厌旧这种所作所为导致的!书中也说:他“在二姐身上之心,也就渐渐淡了,只有秋桐一人是命。”正因为有了贾琏的“喜新厌旧”这一特性“借剑杀人”才得以实现。归根到底,逼迫尤二姐走上绝路的是“一夫多妻”制度,而不是凤姐!针对这点,王颖卓先生也说:“从追求平民百姓的一夫一妻制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来看,应该说,凤姐善莫大焉。”[10]总之,从这一环节中,我们更可以从中看出凤姐城府深、手段高、强硬的鲜明的性格特征。

    通常我们都说,语言是文学表现的工具,同时也是文学的实体。凤姐的语言最能体现她的性格,她的语言有别于常人,呈现出引人入胜的新鲜感,充满了无穷的魅力!凤姐不仅能说会道,而且管理才干出色。为了这个家族,她呕心沥血,追求一夫一妻制,真可谓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可是,我们的这位女英雄还是无法拯救这个没落的时代,就连自己也没有长寿,正如书中所云:“机关算尽太聪明,反送了卿卿性命。”

    参考文献:

    [1]林语堂:中国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10月。

    第239页。

    [2]舒芜:红楼梦前言,岳麓书店,1987年1月26日。

    [3]金圣叹:第五才子书序三,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社

    复印报刊资料,第111页。学术期刊网。

    [4]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第135页。百度网。

    [5]贺麟:文化与人生,三联书店,1947年版。

    [6]百盾:红楼梦评,第266页。学术期刊网。

    [7]刘亚军、吕君: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学术期刊网。

    [8]罗德:曹操与王熙凤——关于典型形态问题的一个侧面,2002年第一辑。

    [9]张毅蓉:陌生化与红楼梦的艺术描写,辽宁大学学报,1998年第二期。

    [10]王颖卓:哈尔学院学报,2003年7月,第24卷。第7期。